生活在富裕的城市无疑是幸福的,那么中国最富的50个城市都有谁?

生活在富裕的城市无疑是幸福的,那么中国最富的50个城市都有谁?

本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城市的富裕程度,因为“民富”的城市更有经济活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得到的平均数。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因此要从收入中扣除税金、五险一金、经常性捐赠等等。或者说,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能真实用于消费、投资和储蓄的收入。(注:下文谈到城市,都指中国境内的地级以上城市,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强城市分布

表1: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强

表1展示了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强(下文简称“中国最富50城”)的排名结果,可以看出:

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何排第11位

深圳经济发达,房价比肩上海、北京。为何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如绍兴、无锡、温州?

这是因为深圳常住人口为1756万人,而户籍人口仅为628万人,户籍人口比例为35.8%。北京这个比例为64.6%,上海为60%,广州为53.8%。在一线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的平均收入往往高于非户籍人口。深圳存在大量从事第二产业的、没有户籍的工人。这个群体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水平,从而拉低了深圳的数据。

人均收入长三角完胜珠三角

10强中,有上海,北京;还有4个浙江城市:杭州、宁波、绍兴、温州;3个江苏城市:苏州、南京、无锡;1个广东城市:广州。所以前10中,有8个长三角城市,占比80%。

15强中,长三角城市仍占80%,不属于长三角的城市仅有三个:北京、广州、深圳。所以,长三角是中国居民最富庶的地区。曾经有人问,长三角与珠三角谁的实力更强?如果论民富,当数长三角。

20强中,长三角城市有14个,占比仍高达70%。30强中,北方城市仅有北京和3个山东城市:青岛、济南、东营。40强中只有成都是西部城市,成都排在了第40名。

四线城市也能入围人均收入前50城

最富50城中有些四线城市,比如山东东营、安徽马鞍山、内蒙古包头、内蒙古鄂尔多斯、新疆克拉玛依。这些城市有共同特点,都属于资源型城市。

比如,东营虽不大,但却是胜利油田的总部驻地。胜利油田所属企业待遇较好。胜利油田在东营有在职员工约20万人,退休数万人。如果考虑到家庭因素,就能影响约50万人。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受益的人群大约占了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一。

包头是著名的“草原钢城”、“稀土之都”;马鞍山不仅离南京很近,还有马钢;鄂尔多斯有煤炭、稀土、天然气;克拉玛依有新疆油田。这些城市虽然层级低,但居民收入都较好。

最富50城集中在哪些区域

从图2看,在50强中,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内蒙古六个省份加直辖市占了78%;而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四省占了60%。

而内蒙古有3城入选,这个表现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图2: 中国最富50城中各省所占比例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为各级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方面的各类规划、产业定位、空间调整、运营策划、项目导入、企业咨询、资源对接、指数发布和培训考察等创新型、一站式、模块化、综合性服务。

如有业务合作及咨询需求,请联系:15821900331 (傅老师)

二、最富50城可支配收入的分项信息情况

一般来讲,居民可支配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分为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因为2022年很多城市的分项数据尚未公布,下面就用最富50城2021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表2: 2021年中国最富50城的分项收入

表2列出了2021年中国最富50城各个分项的收入,可以看出:

1. 工资性收入最高的10个城市

工资性收入简单理解就是上班的收入。表3列出了中国最富50城中,工资收入最高的10城。可以发现,单纯看工资收入,北上广深进入了前四名。

表3:2021年工资性收入最高的10个城市

2. 经营净收入最高的10个城市

经营净收入简单理解就是经商赚的钱。表4列出了中国最富50城中,经营净收入最高的10城。

表4:2021年经营净收入最高的10个城市

可以发现,经营收入最高的10个城市里面没有一线城市,仅有两个二线城市:宁波和青岛。全国经营净收入最高的城市是三个并不吸睛的三线城市:绍兴、泉州、湖州。所以,平均来讲,这三个地方的人最会做生意。

3. 转移净收入为负数的两个城市

转移净收入主要包括政府、非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转移的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活补贴,以及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经常性捐赠等。

在最富50城里,仅有两个城市的转移净收入为负数,它们是深圳和东莞。深圳为-2233元,东莞为-226元。为何这两个城市如此特殊?

据了解,深圳居民中离退休人员比例较低,对转移净收入增长拉动作用有限;从转移性支出角度看,占深圳居民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就业人口,在收入增加的同时会相应增加“社保支出”、“个税支出”、“赡养支出”、“外来人员寄带回家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最终使转移净收入小幅负增长。而东莞的情况和深圳类似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