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陷入低迷,“募投管退”每一环都进入Hard模式,从业者常有步履维艰之感。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明星机构裁员消息频出,令终日惶惶的一级投资人心头再添阴霾。

近两年,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陷入低迷,“募投管退”每一环都进入Hard模式,从业者常有步履维艰之感。

寒冬仍未结束,据CVSource投中数据,2023年上半年,VC/PE市场新成立基金3933支,同比2022年上半年减少16%;投资数量3978起,同比下滑29.8%。

“今年募投都比较困难,新基金募集进展缓慢,投资端机会也不多。”一位百亿人民币基金投资人向搜狐财经表示。

覆巢之下无完卵,VC/PE机构开始大刀阔斧地降本增效。辞退老员工、停招新员工、年终奖打折,都在预期之内;出差额度被卡、火车买硬座、团建取消……似乎也见怪不怪了。

“感觉赚钱变难了,几乎所有人都在找副业。”一位VC投资人心有戚戚地说。

“大家都没有钱了”

2022年的资本寒冬,让不少投资人记忆犹新。

清科数据显示,2022年共计有352家私募股权基金被投企业通过上市进行退出,IPO总值约人民币 4460亿元,较2021年减少18%。

由于缺乏项目退出和变现,GP在募资端的压力日益增长。

“现在只剩下政府和大国企有钱,真正市场化的LP也缺钱。”多位业内人士对搜狐财经表示,LP国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目前(公司)差不多半国有了,都是国资的钱。”关言调侃道。关言是一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总监,公司基金规模百亿以上。

一般而言,创投机构的募资对象主要是大企业、高净值个人,最后才是国资。

近几年,企业风险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即CVC)风起云涌,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投资部门或CVC机构。

而高净值个人,已经不愿将资金交给一级市场投资人,“他们在七八年前投的那批基金,现在发现都是亏的,根本没有赚到所谓高倍回报率。”关言解释道。

金主“三去其二”,国资话语权日益扩张,引导基金募资逻辑转换。

“国资的想法是,你管了我的基金,就给我招一些企业过来,落到当地政府创造税收和就业。”关言透露。

图源小红书用户

四五年前,也曾兴起一股产业引导基金的热潮,政府希望“以投带引”助力地方产业升级。

关言回忆,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都是盲池基金,管理人帮国资管钱,但完成不了这个(招商)指标,最后也是一地鸡毛。

“现在国资学聪明了,你投资人得找到企业,确保这个企业能落到当地,才把这个基金的钱给你,同时,只给你30%,剩下70%你还是要找人去募。”她无奈地表示,“那我找谁去募呀。”

投资基本变成招商行为,如今的基金市场,盲池基金愈发难募,专项基金成为新宠。

“大家都没有钱了,只有国资有钱,国资只想做专项基金。”关言称。

有业内人士评价,招商税收这些不是不好,但好像把GP绑架了,把政府裹挟了,有点当年房地产的味道。

钱有了,项目被抢了

募资推进艰难,投资端也不乐观。

市场活跃度下降,机构出手谨慎。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投资数量3978起,同比下滑29.8%,环比下滑1.2%。

“今年出手了个位数吧。”某百亿硬科技人民币基金投资人郭正告诉搜狐财经,“其中新项目更少,多数都是去年的存量项目交割,数量和金额这两年都是持续下降的。”

就职于一家小型VC的林风表示,公司今年一共投了2个项目,现在是“走一步看一步。”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