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80%的债券现金回收率小于10%,现金回收率在10%-30%之间的债券数量占比仅为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约有80%的债券现金回收率小于10%,现金回收率在10%-30%之间的债券数量占比仅为2%”。

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标普信评”)着手,对于自2014年发生首只公募债券违约以来至2023年3月,中国债券市场上公开债券的违约处置回收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上述结论。上述数据也意味着,债券一旦违约,投资者往往面临较大的损失。

根据Wind资讯数据,从2019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共有802只债券违约,规模6657.37亿元。其中,仅2021年,债券违约数量高达189只,违约金额为1921.57亿元,为历史最高。债券市场违约趋于常态化,债券违约的数量和金额越来越大,历史违约债券的回收情况如何等问题接踵而来。

标普信评在其报告中指出,目前违约债券的平均现金回收率在20%左右。其中清偿完毕的违约债券中以自行筹资方式偿付的现金回收率相对较高,回收时间主要集中于2年以内。而通过破产重整方式偿付的违约债券大部分以债转股的形式偿付,现金回收率较低,回收时间跨度较长。

民企违约占80%以上

从2018年开始,中国债券市场的违约债券只数和金额较之前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部分杠杆率高、业务竞争实力不强、融资渠道单一的生产制造类民营企业,发生债券违约的情况较多。

根据Wind资讯数据,2019年至2022年,债券违约数量分别为213、189、198、172只,债券违约金额分别为1700.5、1898.73、1921.57、921.95亿元;2023年至7月份,共计30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为214.62亿元。

标普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目前,债券市场上公开债券累计发生违约的发行人数量和债券违约金额中,民营企业均占到了80%以上。民营企业仍是债券违约的主要类型企业,国有企业特别是城投企业在公开债券市场上发生违约的情况仍很少。

近年来,债券违约数量和金额不断增长,违约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债券违约的形式近年来呈现多样化,从传统的到期本息未兑付,逐渐出现了技术性违约、交叉违约、债务展期等多种类型。“近几年债券发生展期的形式越来越多,并在2022年出现了超过债务本息未按时兑付的情况。”标普信评指出。

东方金诚分析表示,由于民企发行人多处于中下游竞争性行业,相较国企,普遍存在经营波动性大,融资渠道相对较窄、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因而在宏观经济或行业景气下行、融资政策收紧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流动性紧张,导致信用风险暴露。

此外,由于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而部分违约民企暴露出公司治理能力差、财务造假频发、信用观念不强、违约回收难度大等问题,这就导致投资者对民企债的态度更为谨慎,实行“一刀切”的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民企债的发行难度。

违约债券现金回收率低

截至目前,违约债券的现金回收率处于较低水平。债券一旦发生违约,意味着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损失。

标普信评报告指出,从有披露债券处置方式的近三百只违约债券的回收情况看,截至2023年3月末,大约有70%的债券的预计现金回收率小于10%,仅有不到15%的债券预计实现全部现金偿付(对于以破产重整等方式进行债券处置的,以重整方案中计划的现金回收情况为统计口径)。

而从截至2023年3月末债券的实际现金回收率情况来看,约有80%的债券现金回收率小于10%,现金回收率在10%-30%之间的债券数量占比仅为2%(预计现金回收率在10%-30%之间的占比约为12%),现金回收率较低。

标普信评表示,发行人通过自行筹资方式给与投资人现金偿付的比例相对较高。从全部兑付完毕的债券来看,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发行人自筹资金来偿付投资人的,另外通过破产和解方式进行偿付的债券现金回收率也相对较高,而通过破产重整等方式进行债务处置的,大部分是以债转股的方式偿付投资人,而仅仅对债券投资余额规模较小的(50万元以下)部分以现金方式清偿,现金清偿率较低。

此外,债券违约后的处置方式以破产重整、破产清算、自行筹资等类型为主,但同时仍有较多数量的债券兑付方案未公开披露,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有待加强。

标普信评统计了近六百只违约债券的信息,其中约有40%的债券是通过破产重整的方式来进行处置的,另外约有25%的债券通过发行人自行筹资(含债券展期类型的债券)来偿还债务,仅有不到10%的债券通过破产清算和破产和解的方式进行处置,同时还有不到5%的债券通过债务重组、抵押物处置等方式进行处置。

“此外,约有20%的债券没有从公开信息中查到相关的处置回收信息,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有待加强。”标普信评表示。

地产债违约后多为展期状态

债券违约后,处置时间是如何分布的?标普信评报告指出,发行人通过自行筹资方式偿还债务的处置时间集中在2年以内,但展期形式的债券大幅增多,延长了投资人的回收期限并增加了现金回收的不确定性。

此外,标普信评统计,通过破产重整、破产清算、债务重整等方式进行违约债券处置回收的,仅清偿方案的确定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部分债券的清偿方案确定时间超过4年。

除了自行筹资方式以外的违约债券,目前绝大部分债券仍处于清偿阶段,仅从债券违约日至处置方案确定日的时间跨度统计,约60%的违约债券需要2年的时间来确定方案,约20%的违约债券需要3年的时间来确定方案,违约处置流程时间较长。

发生债券违约的企业涉及不同的行业,而不同行业发行人的违约债券的现金回收情况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标普信评指出,从违约债券的发行人所涉及的行业类型来看,房地产、综合性集团和金属冶炼行业内发生债券违约的企业数量最多,而发生违约的债券只数和金额较大的行业除了上述三个行业以外,还包括采掘、制药、资本品等行业。

从违约债券的现金回收率情况看,采掘和金属冶炼行业的现金回收率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的债券现金清偿比例较高所致。“而房地产行业企业的违约债券由于绝大部分仍处于展期状态,现金回收率很低。”标普信评表示。

回顾地产境内债违约历程,2018-2021年2月违约较为低频,2021年2月末华夏幸福违约以来,2021年、2022年地产境内债违约余额分别增加至602亿元、1496亿元。

广发证券也做出统计,境内债违约后,一般选择展期,期限常为6个月-3年,同时增加增信措施。增信方式上,涉及增加法人担保、支付“违约金”、以公司/项目股权提供质押增信等。

对于违约处置回收问题,联合资信表示,我国监管部门密集出台违约处置相关制度,从统一监管、加强投资人保护、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丰富违约处置方式等方面加强市场规范和投资者保护,我国债券市场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进程有所加快。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