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可以有什么样的应用场景呢?

在前两篇文章《什么是区块链》和《区块链的价值》中,我们了解了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对区块链“去中心化”、“防篡改”、“去信任”、“开放性”、“匿名性”、“隐私性”、“自动执行”、“简化运维”8大特性也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具有这么多优秀特性的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可以有什么样的应用场景呢?

适用区块链技术的场景

多方协作:由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基本特性,特别适用于多个不相隶属的机构进行多方协作的场景。在一个机构内部采用区块链是很少见的,主要用于内部审计之类的情形。是否多方协作也是技术选型时决定是否采用区块链的首要依据。

缺乏信任:当不存在一个中心化的或占主导地位的机构的时候,如果不采用区块链,很难在合作机构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只能设立一个可信的中间机构来主导业务协作。这样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比如银行间资金清算必须通过一个中间机构如银联来进行。中间机构的存在,使得流程复杂化,也提高了运营成本。采用区块链技术则不需要这样的中间机构存在,其“去信任”特性可以在互不信任的用户之间建立可信的信息交互通道,例如比特币可以直接进行点对点的支付而无需担心欺诈交易。

匿名交易:当业务需要较高的匿名性时,公有区块链几乎是唯一可选的技术。因为任何中心化的系统都无可避免地会采集用户的隐私信息,如手机号码、邮箱地址、IP地址等。采用区块链技术时,用户可以自行生成公私密钥,通过加密算法保证交易的可靠性,而无需向任何人泄漏自己的隐私信息。

交易追溯:由于区块链独特的链式数据结构和公开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全部历史交易数据在所有全节点上都有一份完整的副本,任何人(联盟链中的授权用户)都可以查阅区块链数据,对每一笔交易的来龙去脉进行追溯,直至源头。

防伪存证:市场经济中大量的业务都是建立在各类合同和凭证的基础上,在这些文件的数字化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数据的存证、防伪等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方式是使用第三方服务来存储,依赖第三方的信息安全技术来实现防篡改、防抵赖。但第三方服务本身又成了一个新的风险点,包括技术风险、道德风险等。采用区块链技术则无需第三方参与,通过哈希算法、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理论来保障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抗抵赖性,同时自动提供时间戳服务。

不适用区块链技术的场景

实时交易:区块链通过共识算法来保证所有节点数据的一致性。为抵抗各种攻击,共识算法通过牺牲效率来提升安全性,目前最快的共识算法获得一次确认的时间在数秒左右,而比特币为确保安全性则需要10分钟的时间。因此区块链不适用于需要严格实时交易的场景,如期货交易市场等。

高频交易:同样地,区块链通过P2P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和共识,每一笔交易都要传遍全网络,并且记录在每一个节点的数据库之中。另外,智能合约的执行必须是串行的,这种模式严重限制了区块链的并发性能,也决定了区块链技术不适用于高频交易场景,如个人支付等。

中心化业务:区块链天生是去中心化的,如果业务要求必须有一个权威的中心机构来控制一切,那必然是不应该考虑采用区块链技术,比如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需要抹账: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当业务需要删除、抹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交易,让它看起来像从未发生过一样时,绝不要尝试使用区块链,因为这是传统中心化系统所擅长的,也是区块链技术被发明出来所要摈弃的。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