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炬高新(600872.SH)临时股东大会落下帷幕,公司董事会大洗牌,“宝能系”董事被悉数清场。自此,姚振华已失去了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尽管多有不服,但截至发稿前,宝能官网再无最新说辞。

图源:宝能官网

从7月24日起,姚振华的身上将被撕去一个标签:中炬高新实际控制人。

随着中炬高新(600872.SH)临时股东大会落下帷幕,公司董事会大洗牌,“宝能系”董事被悉数清场。自此,姚振华已失去了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尽管多有不服,但截至发稿前,宝能官网再无最新说辞。

回顾姚振华过往经历,自2015年放宽险资入市以来,乘着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钜盛华")和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人寿")两艘大船,他曾在资本的海洋里如鱼得水。尽管宝能旗下各板块并未直接挂牌上市,但透过上述两大核心平台,截至2019年姚振华持有15家上市公司股份。

2015年至今已有8年,留名商界的"宝万之争""血洗"南玻A仍历历在目,姚振华于资本市场中的故事不可谓不精彩。但随着债务危机、监管层管控趋严,加之与前海人寿的貌合神离,姚振华似乎大势已去。

如今在中炬高新"失语",姚振华在资本市场的路又将通向何处?

钜盛华和前海人寿

姚振华的“左膀”与“右臂”

姚振华,1970年出生于"百载商埠"广东汕头市,1988年至1992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工业管理工程和食品工程双学位。

1992年,姚振华毕业后来到深圳,并曾在一家国企短暂任职。然而,有着潮汕商贾基因的他很快就辞去了稳定的岗位,决心下海创业。此时,国家正在大力推动"菜篮子工程",姚振华和胞弟姚建辉嗅到商机,创办"新保康净菜超级市场"。

1995年到1998年期间,姚氏兄弟曾在深圳各区先后开设了15家蔬菜连锁市场,成为深圳市"菜篮子工程"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据过往报道,他不仅仅是中间商,还自建农产品基地,并将蔬菜出口到东南亚,这使得坊间流传其第一桶金来自"卖菜"。

然而,姚振华并未满足于此,他的目光很快转移到了更具挑战和利润的房地产业。凭借市民"菜篮子工程用地"的名义,姚振华的新保康蔬菜公司成功拿下了两块土地,分别位于福田区和南山区。1998年,他启动了深圳市福田区中港商业城项目,这也被认为是宝能集团入局房地产业的开端。

2000年,姚振华成立了宝能公司深圳总部,2003年入股深圳物流,并逐步增持至40%实现控股,随后在2006年对深圳物流进行分拆,将原深业物流集团的资产和业务化为己有,在原万科董事长王石看来,这才是宝能系发家的重要节点。

与此同时,宝能于2005年成功打造出深圳宝能太古城,共售出1736套,总销售额高达48亿元,刷新当时深圳住宅年度销售纪录。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姚振华继续将综合物业业务向外扩展,由起初的七大区域扩展至华南、华北、东北、西北等,共计投资近60个地标级项目。截至2016年,宝能地产全国范围内土地储备已达到约2800万,累计增值超过约600亿。

凭借之后连续数年的房价飞涨,2016年,姚振华的身价来到1150亿元,成为富润中国富豪榜第十名。在姚振华的带领下,宝能集团也不断生出新芽,从一开始的"卖菜"公司,逐步成长为一个囊括地产、金融、物流、医疗、农业的商业帝国。

而说起姚振华与资本市场的故事,则离不开钜盛华和前海人寿两大宝能系核心平台。

钜盛华前身"深圳市钜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4年,其整体改制变更为今天的"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钜盛华涉猎综合金融、城市复合产业运营、综合现代物流、调味食品及其他四大板块。

其中,前海人寿是钜盛华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2012年,宝能牵头成立前海人寿,正式揽入金融保险业务,姚振华也顺理成章成为前海人寿实控人。凭借一种名为"万能险"的产品,前海人寿2013年和2014年合计实现保费收入近500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即突破500亿,而"保险巨头"平安达此规模花了16年。目前,钜盛华持股前海人寿51%。

早早入局金融保险业,但姚振华真正踏足资本市场的起点却在2015年。这年中国股市波谲云诡,6月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股票价格集体下跌现象。同年7月,为稳定股市,保监会修订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放宽了险资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范围及资金来源。

险资允许入市,长期觊觎上市公司的姚振华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自此以来,姚振华利用前海人寿、钜盛华获得的资金举牌或定增入股了万科A、华侨城、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南宁百货、南玻A等上市公司。

据同花顺统计,截至2019年,姚振华透过两平台持有南玻A、华侨城A、合肥百货、南宁百货、韶能股份、中炬高新等15家A股上市公司。

在2019年以前,姚振华甚至一度长期控股万科A。他彼时攻城略地的故事被业界广为流传,称之"宝万之争"。

"宝万之争"战败却净赚百亿

姚振华被市场称为"野蛮人"

"宝万之争"是姚振华在资本市场的成名战,也是整个商界千禧年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5年,刚进军资本市场的姚振华正四处寻找猎物,彼时股权分散的地产"巨鳄"万科自然而然走进他的视线。当时万科的最大股东华润持股不足15%,更多股票散落在二级市场当中。

"在百度里绝对不能搜到我的名字。"姚振华一向以低调示人。因此回收散股,闷声凝聚势力,也是他采取的策略。

在与万科高层没有任何招呼之下,姚振华通过前海人寿及钜盛华在2015年7月先后举牌两次,持股由0%一鼓作气飞升到10%,至此万科高层才开始重视这家同样来自深圳的企业。据悉,彼时姚振华和王石曾进行过会面,姚振华明确表示想成为第一大股东,但王石直言不欢迎。

不欢而散后,姚振华更加不留情面,率领"宝能系"年内再举牌2次并两度小幅增持,持股一度逼近25%控股线,此时的"宝能系"已挤下华润成为新最大股东。对此,王石曾于微博无奈表示,"股市过山车,'野蛮人'强行入市"。此后,"野蛮人"长期成为姚振华的代名词。

而姚振华本人行为也确实足够"野蛮"。据深交所调查数据显示,在成为第一大股东的过程中,姚振华大胆而激进,不仅从企业规模来看是在"蛇吞象",投入上更是以小博大。

据悉,整个过程中前海人寿及钜盛华实际花费百余亿,但通过收益互换、资管计划等手段撬动来自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资金高达400亿,复杂的质押关系之下,姚振华将杠杆拉满,容不得一环出错。

"宝万之争"持续了近两年时间,姚振华展现出惊人胆魄和过人决断力,哪怕是深圳国资介入、万科管理层擅自股票停牌等操作,都没能终止他对万科的"侵略"。若不是2017年2月的一纸行政处罚,万科的命运或许真的会被改写。

时间来到2016年,姚振华在争夺万科股权的同时,也曾对与万科股权结构相似的格力采取同样的进攻策略。于该年11月17日至28日间,前海人寿大量购入格力股票,持股比例从三季度末的0.9%上升至4.13%,成为了当时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而不久前,姚振华还以同样的方式控股了南玻A(000012.SZ),引得后者原管理层集体辞职。对此,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公开怒斥姚振华为"破坏实业的罪人"。

那一年,险资举牌十分频繁。有数据显示,2016年险资用于举牌上市公司的金额超过1500亿元,涉及的上市公司超过20家。

一连串事件终于受到监管层关注。同年12月3日,时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公开指责保险公司"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收购"。两天后(12月5日),保监会对前海人寿下发监管函,要求停止开展"万能险"业务,并叫停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险企互联网保险业务。12月9日,前海人寿宣布不再增持格力,并将逐步择机退出,格力股权大战匆匆结束。

2017年2月24日,保监会再次宣布,前海人寿存在编制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等问题。最终,姚振华前海人寿董事长的职位被撤销,并被禁入保险业10年。"宝万之争"也迎来尾声。

此后两年中,姚振华停止了"野蛮行为",开始陆续减持万科A股份。但在这场"战役"中,姚振华真的输了吗?有数据显示,经过三轮减持宝能系共计套现了589亿元,除去成本后宝能净赚137亿元。

南玻A内讧

前海人寿与姚振华“割袍”

金钱既能广结善缘,也可令人反目成仇。在与万科等的缠斗中,姚振华没有吃亏,但随着2021年房地产政策收紧以及宝能汽车发展失速,宝能集团出现了"29年来最严重的流动性问题"。母公司的笔笔烂账亦使得前海人寿与之渐行渐远,而将双方对立局面搬上台面的,正是南玻A内讧事件。

2016年11月,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控股南玻A不久后,南玻A包括董事长在内7名高管集体离职,董事会后以前海人寿为首的宝能系派出的管理团队接手。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21.16%,但由于不足30%,故南玻A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内讧事件起于2022年6月底,南玻A董事张金顺、董秘杨昕宇相继辞职。此后前海人寿和其他"宝能系"一致行动人(以下简称"宝能系",与前海人寿作区分)算上独董支持,在董事会各占4席,双方曾就补选董事的议案争执不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