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披露的2022年基金二季报逐渐揭开明星基金经理的投资动向。 日前中庚、汇丰晋信公布旗下部分权益基金的二季报,丘栋荣、陈彬二季度调仓换股情况浮出水面。 基金君发现,在二季度权益市场震荡之际,丘栋荣和陆彬所管理的基金大多数保持“90%”以上高仓位运作。其中,丘栋荣管理的4只基金均大幅加仓兴发集团;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加仓金融业,金融业占该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从一季度末的10.51%,增至二季度末的15.58%。

陆续披露的2022年基金二季报逐渐揭开明星基金经理的投资动向。

日前中庚、汇丰晋信公布旗下部分权益基金的二季报,丘栋荣、陈彬二季度调仓换股情况浮出水面。

基金君发现,在二季度权益市场震荡之际,丘栋荣和陆彬所管理的基金大多数保持“90%”以上高仓位运作。其中,丘栋荣管理的4只基金均大幅加仓兴发集团;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加仓金融业,金融业占该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从一季度末的10.51%,增至二季度末的15.58%。

丘栋荣、陆彬

双双“高仓位”运作

丘栋荣和陆彬均是市场知名的基金经理,一举一动都被市场关注。

在这个震荡的二季度,丘栋荣和陆彬均保持较高信心,维持高仓位运作。

汇丰晋信陆彬保持了“高仓位”来应对二季度的市场。截至二季末,他所管理的6只基金的仓位均在90%以上,汇丰晋信低碳先锋仓位最高,为94.32%。

回顾过去3年时间,陆彬管理的基金其股票市值占基金净资产的比例几乎均在90%~95%区间内波动。仅有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在2021年2季度的仓位低至77%。

同样的,数据显示,丘栋荣目前管理了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领航、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等4只基金,二季度末仓位均为“90%”以上,其股票市值占基金净资产比例分别为94.01%,91.98%,93.58%和92.76%。

从历史数据看,最近三年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除了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的仓位位居75%以下,其余时间仓位均在75%~95%之间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中庚价值灵活灵动配置基金由丘栋荣和吴承根共同管理。

丘栋荣在中庚价值领航中就写道,因基于基本面风险与风险溢价的资产配置策略,该基金报告期内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权益配置仓位,尤其是积极配置港股。

此外,陈涛和曹庆共同管理的中庚价值先锋也披露了季报,该基金一季度末仓位和二季度末仓位几乎维持不变。

汇丰晋信陆彬加仓金融业

手握超300亿资金的陆彬,在二季度不仅保持高仓位运作,也积极调仓换股来应对市场震荡。

以陆彬所管理基金中具代表性的汇丰晋信动态策略为例,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重仓了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持有比例分别为51.37%、20.55%、15.58%,而前五大重仓股为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宁德时代、东方财富等。

对比一季度末,二季末汇丰晋信动态策略的十大重仓股调整幅度不大,明显加强了对金融业的配置,其中深信服、中国平安、中信集团、中国太保现身前十大重仓股之列,而广汇能源、万科A、中国平安和凯莱英在二季末前十大重仓股中不见踪迹。

由于积极调仓换股,汇丰晋信动态策略的二季度业绩快速回血,大幅跑赢比较基准,规模快速攀升。二季报数据显示,陆彬管理的6只基金中仅有汇丰晋信龙腾1只规模略降,其余5只基金的规模均有扩大,汇丰晋信低碳先锋二季度规模增长了13.2亿至109.91亿,突破百亿;规模已经超百亿的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在二季度规模也略有上升,从期初的102.73亿略增至期末的103.43亿。

丘栋荣加仓兴发集团

丘栋荣在二季度的动态也随着二季报的披露而曝光。

数据显示,丘栋荣所管理规模最大的是中庚价值领航,在二季度末重仓了中国宏桥、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海外发展、美团-W、鲁西化工等。对比一季度末,中庚价值领航的前十大重仓股变化不大,二季度就新进了兴发集团和康华生物,而金地集团和柳药集团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之列。

此外,相比一季末,中庚价值灵活配置、中庚价值品质前十大重仓股名单变化也不大,呈现出“三进三出”;而中庚小盘价值的前十大重仓股变化较为明显,一季度重仓股仅有前四名继续留在十大重仓股榜单之上,其中兴发集团一跃成为第一大重仓股,持股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高达6.53%。

可以看到,丘栋荣管理的四只基金同时大笔加仓兴发集团。据介绍,兴发集团的主业为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自4月27日市场回暖以来,兴发集团涨幅超37%。

因为今年上半年表现较好,丘栋荣管理中庚价值领航迎来规模大爆发,二季度期初的规模为79.63亿元,期末规模已飙升至154.75亿元,涨幅达到94.34%。不过,中庚小盘价值和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基金的规模略有缩水。

丘栋荣在季报中表示,二季度基于股权风险溢价水平,我们保持谨慎乐观,积极寻找估值较低、供给受限但需求平稳或扩张的价值股,以及相对低估值但景气上行的成长股,通过把握好结构性机会获得超额收益。港股价值股表现一般,但科技互联网小幅反弹,港股从各个估值维度看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基于港股的系统性机会,继续战略性配置。

丘栋荣、陆彬看后市

每次季报,都有基金经理有一些“走心文字”,在二季报中丘栋荣也2500字来表达自己对后市的看法,值得投资者读一读。

丘栋荣在中庚价值领航的二季报中写道:中国的“稳增长”与全球范围内的“防通胀”是当前最重要的宏观背景。二季度从挣扎转向希望,国内自疫情得到控制转入经济逐步改善,稳增长是国内经济主线。应对当前状况的措施力度不弱于2020年疫情期间,财政政策积极、减税降费幅度大、基建汽车消费政策超预期;LPR利率再度下调,宽货币指向宽信用,助力地产需求恢复,随着政策起效,经济动能有望恢复,基本面风险将显著降低。中外经济节奏错位,持续且超预期的高通胀催促美联储提升加息幅度,经济周期及前瞻数据正映射滞涨至衰退预期的转变,短期需求下行有助于缓解通胀水平。但基于底层问题几无改善,更长远的角度看,通胀问题仍充满不确定性。

二季度,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变动因素多且迅速,市场交易节奏变化快,国内流动性充裕,投资者将最大的乐观给予政策加持的景气赛道,A股市场结构性高估低估并存的矛盾又重新变得突出,以大盘成长股为代表的高估值股票估值水平升至历史85%以上分位值。现在还面临着疫情、能源和通胀上行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审慎评估这种结构性风险。基于股权风险溢价水平,我们保持谨慎乐观,积极寻找估值较低、供给受限但需求平稳或扩张的价值股,以及相对低估值但景气上行的成长股,通过把握好结构性机会获得超额收益。港股价值股表现一般,但科技互联网小幅反弹,港股从各个估值维度看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基于港股的系统性机会,继续战略性配置。

该基金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理念,通过精选基本面风险降低、盈利增长积极、估值便宜的个股,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具体而言,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来自四个方面:

1、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看好的原因有三点:

(1)估值便宜。基本面弱现实和流动性压制,港股并未随A股反弹,仅政策缓解的科技互联网股有所表现,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仍处于绝对低位。港股的价值股相比对应的A股更便宜,同时对应的分红收益率水平更高。而以互联网、科技、医药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便宜,保持相当有吸引力的水平,能很好的符合我们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选股标准。

(2)经营稳健且受益基本面持续改善。港股的价值股以中国经济中各行业龙头公司为主,深深嵌入中国经济中,经营极为稳健且盈利扎实,还保持了一定的成长性,如龙头房地产企业,港股的估值更为便宜,同时还保持了持续的内生增长。港股中如制药、原料药、消费类的成长性公司,估值远低于A股,商业模式更简单优异,业务扎实,前景广阔。

港股中最为关注的互联网公司,1)这些公司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粘性极强,面对的核心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这些公司的货币化能力和变现能力将持续提高;2)政策最为敏感的阶段已过,这些公司从政策缓解的关注过渡到回归公司自身价值,聚焦于核心业务领域,坚实的业务壁垒才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未来;3)当前的估值水平处于低位,这些公司扩张放缓,削减非核心业务资本开支,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水平预期提升,将有助于投资价值的实现。

(3)政策预期改善,流动性风险相对免疫。中外都以内部政策为主,要推动外部的变化,弱化争端才有可能性;流动性对港股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即使面临着美联储加息紧缩的推进,港股极低估值条件下将相对免疫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边际收敛。

2、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配置逻辑在于:金融板块中的银行,估值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对于潜在风险计入非常悲观预期。我们看好与制造业产业链相关、服务于实体经济、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性银行股,这类银行所处区域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好、客户相对多元化,且区域范围内占有率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呈现出业务简单稳健,基本面风险较小且相对脱敏房地产风险暴露,估值极低但成长性较高的特征。

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明显放松,重摔下风险暴露彻底,地产类公司集中于具有高信用、低融资成本优势的央企龙头公司,这些公司短期受益于需求回归及购房者偏好转变,长期受益于市场占有份额持续扩张。这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潜在成长性和盈利质量都会更为优异,并且当前的估值极低,有较好的回报潜力。

3、能源、资源类公司及其下游产能。配置的逻辑主要在于:(1)国内下半年进入稳增长发力阶段,疫情导致的生产投资消费推迟,将集中于下半年释放,为经济争分夺秒的进度助力,有望显著抬升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

(2)虽然经济周期和加息背景下需求端有所松动,但能源、资源类公司延续谨慎策略,资本开支意愿仍严重不足,供给弹性不足依然是现实状况,相对紧平衡将有利于存量资产价值。疫情、战争、能源等宏大叙事的影响仍未结束,不确定性高企,一旦供需失衡卷土重来,能源、资源类公司自下而上来看,仍处于最为有利的位置,估值极低、现金流好、资本开支少、分红收益率较高、现价对应的预期回报率高;

(3)中国富煤资源禀赋及政府调控,煤炭单位热值相比海外油、气的显著优势保持高位,即成本端优势的置信度相当高。而且国内相关下游行业企业的产能受扰动相比最小,经营的比较优势还在累积,产能双重受益于国内需求恢复和出海替代。因此,保持电解铝、煤化工等在能源利用上更有优势的公司的配置。

4、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经济复苏与政策共振,叠加制造业本身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竞争优势,既有传统制造业优势产能质高价优带来的份额持续扩张,更有制造业细分龙头企业的迁移迭代,将新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具有技术工艺壁垒的产品,对应于智能化、电动化、国产化等新需求扩张和新技术应用,其价值量和渗透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质量。因此,广义制造业中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我们坚持三条标准,即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业龙头,比如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医药制造、机械加工、轻工等,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盘成长股和小盘价值股。

陆彬也在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基金的季报中写道,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背景下,整个“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环境对于A股更加有利,政策正在持续发力。站在2021年底,我们认为2022 年市场投资的主线是“价值回归”和“优质成长”。

站在当前,我们更倾向于“优质成长”将成为后续市场的主要投资机会。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 时代趋势下,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优质的成长行业和公司(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 备、医药、新消费、TMT科技等),因为产业需求爆发、全球市占率提升,新产品放量 或者进口替代等原因,整体行业空间较大,公司竞争力日益加强,未来几年有望实现较 快的复合增速。

这一大趋势并不会随着短期资本市场的波动而改变。经过中观行业比较和自下而上个股研究,当前不少成长行业和公司估值因为市场下跌或者业绩增长,已经具备较大的投资吸引力。所以,我们认为后续市场的投资主线是“优质成长”。依托研究团队支持,通过深度、前瞻、主动、全面的基本面研究,挖掘潜力股。将结合公司的投研平台以及自身的投资经验,用基于基本面和估值的投资策略体系来管理基金,同时也会不断努力扩大能力圈。

sitemap